《马氏人家六百年》电子书

山东长白山马氏家族是汉族马氏的一支,是明朝初年山西移民迁居山东的一个缩影。2016年4月,山东长白山马氏家族启动第6次修谱。历时3年,于2019年5月修谱完成《马氏宗谱》11卷,7100余页,在谱马氏族人88000余人。

《马氏宗谱》汇集了历次马氏旧谱的全部资料,记载了马氏家族648年的发展史,在学术研究、移民史研究、地域人口学研究、地方党史研究等领域,有重要的史料价值。

马氏家族人才辈出,其中清邹平著名史学家马骕,精通“夏商周”历史,人称“马三代”。清历城著名辑佚家马国翰,以毕生精力著鸿篇巨著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,被誉为“清代第一辑佚大家”。2006年,《马氏家谱》与《孔子世家谱》等5部家谱一起,被影印收入由省政府特批立项、山东大学编纂成书的《山东文献集成》。

新编马氏宗谱11卷

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王志民、杜泽逊,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主席、民俗学、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专家刘德龙,分别接受专访,点评新编《马氏宗谱》。专家学者认为,马骕、马国翰是我国在经史学、辑佚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一流学者。并对《马氏宗谱》推陈出新、创新修谱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。

2019年7月,《马氏宗谱》精编版《马氏人家六百年》多媒体电子书由中国孔子网制作完成,是对传统家谱数字化的有益尝试。现予以刊登,以飨读者。

家谱人物:马骕

马骕,字宛斯,又字骢御,长支十一世,一六二一年生,一六七三年卒,清顺治十六年进士,居邹平孙家镇,清初享有盛名的古史学家,一生潜心史籍,研究「夏、商、周」历史成就卓著,时人誉称「马三代」。

马骕生活在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动乱年代里,其父马化豸是县里的秀才。其祖父马九功是个乐于助人的乡绅,他要求子孙「读书修德勿缺其一」。马骕早年丧父,靠祖父接济完成学业。马骕自幼颖敏好学,博闻强记,学习十分刻苦。读书之闲则帮助母亲料理家务,照看弟弟,分担忧劳,是有名的孝子。在兵荒马乱中逐渐长大的马骕,精读六经,博采众家,学识过人。他忧国忧民,结交抗清学者,埋头经史古籍,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存与研究,试图从书本中找出世事兴衰的原因。清顺治二年,朝廷为消除反清情绪,恢复科举制度。二十四岁的马骕虽满腹经纶,却没有去应试。

在朝代更迭恢复无望之后,清顺治十五年,三十八岁的马骕离家参加乡试,考取举人。次年,与堂弟马光考取同榜进士。「一门两进士」,一时传为佳话。考中进士的马骕却因为没有补缺,不能做官,仍旧在家研究、编纂古籍。同年九月,应县令徐政之请,主修《邹平县志》。该县志博采群籍,资料翔实,又经清代开国儒师顾炎武校订,清代博学鸿儒施闰章作序,成一代名志。八年后,马骕始得补缺。先被差遣做了一次顺天府乡试同考官,后被授为江苏淮安府推官,负责勘问刑狱。他廉洁清正,临财不贪,上任不到三个月,就平反了许多冤案、错案,被称为「廉能」。不久,朝廷裁撤推官,马骕改任安徽灵璧县知县。灵璧是历史上有名的穷地方,当时土地荒芜,民不聊生。他到任后即深入民间,了解灾情,采取措施,赈济灾荒,恢复生产,使数千家流民返回灵璧,政绩卓然。

马骕在学术上的造诣和地位远远超过他的政治声望。早在青年时代,马骕就偏爱《左传》,精心研读,尤其用功。他认为《左传》一书成就很高,但是受编年体限制,不便读者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。于是,他易编年为叙事,根据《左传》中的史料,融会贯通,以事相从,将其旧文重新编排为纪事本末体的史书,取名《左传事纬》。该书计十二卷,一百○八篇,附录八卷。每篇之后,都有自己的论断和政治主张,并配以图表,参以外录,清楚地反映出历史的主线,是马骕长期研究《左传》的成果,显示出他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力。顾炎武对此书大加赞赏,称之为「必传之作」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则称之为「专门之学」。今史学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。

此后,已经是名满史坛的马骕,继续广泛搜集史料,从春秋扩展到夏、商、周三代,年复一年,精心编纂,终于在他中举的顺治十五年,完成洋洋数十万言的《绎史》。该书共一百六十卷,正文分为太古、三代、春秋、战国和外录五部分。前四部分叙述了从远古到秦亡的历史。一为太古部,共十卷,叙述远古传说的时代。二为三代部,共二十卷,记夏、商、周的史事。三为春秋十二公时事,共七十卷。四为战国部,记三家分晋至秦亡史实,共五十卷。各卷皆按事件始末或人物活动分篇记载,是全书的主体。第五部分是外录,共十卷,详细叙述天官、五行、地理、食货、名物训诂、考工、古今人表、各种制度等,补充前四部分的不足。全书还列世系图表与正文配合,这在以往的史书中前所未有,卓然特创,自成一家之体。所以,《绎史》无论在内容上、史料上、体制上都有突出的成就,极大地影响了清代盛行的考据之学。尤其是该书详细记载了先秦各国的兴亡,表现出马骕研究历史古为今用的深刻用意。

马骕还撰成一部宏篇丛书《十三代瑰书》。该书汇集了自周秦以下十三朝的经史子集各类著作二百二十二部,分为二十五册。但因卷册浩繁,书稿完成后,未及刊行,只有手抄本流传于世。康熙十二年,马骕突然病逝于任上,享年五十二岁。他两度为官,为政五年,家中除经史书籍外,别无他物,受到百姓的爱戴和赞誉,被尊称为「文介先生」。经朝廷批准,马骕被奉祀于灵璧县名宦祠。

马骕去世后,《十三代瑰书》书稿被辗转典卖,逐渐散失。到嘉庆年间,书稿已剩下不足一半了,十分可惜。马骕去世三十二年后,康熙帝诏令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派人到邹平,访求马骕遗留的书稿。用纹银二百两买回《绎史》书版,藏于大内。乾隆年间,《左传事纬》和《绎史》均被收进《四库全书》。光绪年间,《左传事纬》刊本行世,《绎史》也有了重刻本。马骕去世后,被葬于邹平县城西边的青龙山东、韩坊村西,施闰章作墓志铭。一九八○年,马骕墓被定为邹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著作:

《左传事纬》

十二卷取《左传》事迹,分为一百零八篇,十二卷。附录杜预、孔颖达序论及马骕所作 左丘明小传一卷,辨例三卷,图表、览左随笔、名氏谱、左传字奇各一卷,合为二十卷。全书贯通春秋史事,颇便参考。

一部以纪事本末体裁叙述春秋时代历史的通史。此书每篇都有他的精辟见解和详赡的史料依据,史评虽不免宣扬了一些封建观念,但其中不少独到深刻的见解至今犹给人以启迪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:“骕于左氏实能融会贯通,故所论具有条理,其图表亦皆考证精详。”著名思想家、大学者顾炎武也称此书为“必传之作”。《左传事纬》的编纂,显示了马骕在史学研究方面的卓越功力与才华。

《绎史》

共160卷。《绎史》正文分为太古、三代、春秋、战国和外录五部分,一为太古三皇五帝,共10卷;二为三代即夏、商、西周,共20卷;三为春秋十二公时事,共70卷;四为战国至秦亡,共50卷;五为外录,记天官、地志、名物、制度等,共10卷。书后还列世系图表与正文配合,这在以往的史书中属前所未有,“卓然特创,自为一家之体”。

《绎史》在内容上既详载各代治乱兴替及其规律,又详载诸子百家之学说和典章制度方面的内容,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。在材料上,除儒家经典外,广采百家学说,将经、史、子、集一例看待,互相印证。考订极为精详,容纳材料相当全面。在体裁上,既具有记事本末特色,又糅合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的长处。创造了集记人、记事、图表、书表于一书的综合史书体裁。

家谱人物:马国翰

马国翰,字词溪,号竹吾,长支十五世,一七九四年生,一八五七年卒,居历城县劝夫庄(今全福庄),清道光十二年进士,历任陕西敷城、石泉、云阳等县知县,官至陕西陇州(今陇县)知州。以巨著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闻名于世,被誉为清代第一辑佚大家。

马国翰自幼随父亲在山西任上读书,先后延聘金宝川、吕心源等为师求学。他文思敏捷,学习勤奋,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典籍,为后来广泛搜辑古代佚书奠定了基础。马国翰父亲早逝,家境困难,十五岁就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。他曾两次赴北京谋生,均未如愿。十九岁在家乡考取秀才后,便以教书为生,先后开馆于古祝、冶山及鲍山、黄石兴隆寺等地,当了二十年的私塾先生。他生活的时代,正值汉学兴盛之际。不少学者慑于封建专制的淫威,消极避世,一心埋头于考释、校勘和搜辑古代文化典籍。受这种学风的影响,马国翰早年即痛惜珍贵古籍的散失,决心做一番大规模的古书辑佚工作。所谓辑佚,就是把已经散亡的古书,从现有著作的注释和引文中,从有关文献保留的只言片语中剔出来,加以考证,去伪存真,汇撰起来,尽可能恢复古书的原貌。这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,但是却可以为学者研究古文献提供极大的方便。辑书离不开书,马国翰在乡间教学期间,每见异书便千方百计寻讨,动手抄录,广搜博采,不遗余力。中进士之后,步入仕途,「廉俸所入,悉以购书」,日积月累,藏书达五万七千余卷。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,马国翰从二十二岁开始辑佚,不遗余力,一发而不可收,倾注了毕生的精力。

精心辑佚做学问的马国翰,在为官任上也是有所作为的。道光十八年,他因「政绩卓越」被道光皇帝召见。就在这仕途看好之时,他却以「去家既久,坟墓庐舍均须修治」为由, 从知县任上请假回历城老家,不张不扬,集中精力辑佚。居家期间,他还利用闲暇,收集流传民间的古今谚语,编成《农谚》一卷。同时,他还专门搜辑古代记载和论述农事的佚书十余种,撰写了《月令七十二候诗自注》、《夏小正诗自注》等有关农业季节、物候的诗文著作,表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。

道光二十四年,马国翰赴陕西陇州上任。这时,巨著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已经基本完成。取名玉函山房,源自济南南郊的玉函山,又名兴隆山。马国翰早年在这一带教书时开始辑佚,对此地很有感情。在陇州知州任上,他请人开雕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书版,准备印刷。他一边刊刻,一边继续修订。与编辑轶书一样,雕版也是一项大工程。至道光二十九年春,他完成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经、子二编的雕版工作,写成考订经义的读书札记《目耕帖》三十一卷。长期艰苦的工作,严重伤害了马国翰的健康。咸丰三年,他因病辞官还乡。咸丰七年,因病去世,享年六十四岁。其墓在庄东之济南九里山南麓,该山现已淹没在群楼之中。

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规模宏大,卷帙浩繁。全书分经、史、子三编,辑佚书六百○三种,七百二十九卷(注:《山东文献集成》数据),并于每种之首作了序录,皆为宋以前已散亡之书和久无传本者,其中精编为多。此书是我国最大的私家辑佚书,对考求古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。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后附《目耕帖》三十一卷。马国翰传世作品还有《竹如意》、《红藕花轩泉品》、《玉函山房文集》、《玉函山房诗集》等。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的问世,一举解决了学者苦于翻阅大量古书的麻烦,为搜集、保存和利用中华古代文化典籍作出了可贵的贡献,因而很快便风行全国。

历史上曾有人怀疑马国翰的编著能力,认为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为山阴章宗源所辑,未刊,而由马国翰付雕。清末学者蒋式惺曾作考证,确认为马国翰所辑。著名文献学家、北大教授王重民亦著文予以肯定,并称「清代辑佚,我推先生为第一家」。

马国翰去世后,夫人丁氏将雕版和藏书送到了章丘女婿家,此时其亲家公李廷棨已去世多年。李廷棨,清道光九年进士,官至顺天府尹,出身清苦,为官清廉,著作颇丰,是当地有名的藏书家。有人说丁氏将书版送女婿家的原因是马国翰无后,这是错误的。马国翰有三子,其中次子、三子为嗣子。

道光年间,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由马国翰陆续刊版,直至咸丰七年他去世,尚未最终完成。同治九年,济南泺源书院山长(即院长)匡源,请山东巡抚丁宝桢协助,由李家借出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书板,经过进一步整理,于四年后连同《目耕帖》,由济南皇华馆书局一并印刷,分订一百册行世。

二○○○年五月,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印刷雕版从章丘西鹅庄一座旧宅的夹墙中起出,引起社会关注,《光明日报》立即作了报道。这批总数近六千块的梨木雕版现存章丘博物馆,捐献人为李廷棨的后人李应顺。

至今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最完整的版本,当属《山东文献集成》影印本。这个版本是山东大学出版社根据山东省图书馆藏书出版。《山东文献集成》是大型地方文献丛书,二○○六年作为省政府特批立项的文化工程,由时任省长韩寓群任主编,山东大学具体编辑,在山东各大文化单位支持下完成,被誉为山东的「四库全书」。《山东文献集成》收入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五百九十二种七百○十五卷,续补十一种十四卷;收入《目耕帖》三十一卷,续补二卷。国翰先生如地下有知,当含笑九泉。

著作:

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

一百册,七百三十九卷,凡五百九十四种。是一部规模巨大的辑佚书,辑录唐以前已散亡的古籍,分经、史、子三编。其中经编最多,比较完备;史、子两编数量少而又舛错疏漏无体例,为未经编定之稿。所辑大部分书皆为作序录,介绍作者、卷数、内容及流传情况,对了解佚书大有裨益。所辑佚书包含丰富的内容,为研究古代思想、学术、科技等方面,提供了大量资料,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。传世刊本后附辑者自著《目耕帖》三十一卷。

清末李慈铭在其日记里谈及此书为“以《古经解钩沉》及张介侯《二酉堂丛书》等为蓝本,而博稽广搜,较之王氏《汉魏遗书》,详略远判”。然而以一人之力辑成如此洋洋巨制,有失审慎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。就古籍辑佚整理而言,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仍不失为一部资料翔实的巨著。

《马氏人家六百年》手机版,扫码二维码阅读。

《马氏人家六百年》网络版,点击链接阅读:

http://www.chinakongzi.org/book/ma/pc/book.html

《马氏人家六百年》单机版下载地址:

http://www.chinakongzi.org/book/ma/马氏人家六百年.rar